4月1日消息,近日朱啸虎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并表示具身智能存在泡沫,看不到商业化路径的言论引发争议。对此,深圳技术大学讲席教授朱赤向网易科技表示:“需要明确,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人不认为具身智能存在泡沫,但认为人形机器人特别是双足人形机器人存在着严重泡沫。”
“理由很简单,双足人形机器人在近期内无法真正落地。大家所熟知的美国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有40多年的历史,日本本田的ASIMO人形机器人也有30多年的历史,它们都证明了双足人形机器人还远达不到商业化要求。为什么国内这么多企业和人士看不到这一点,令人费解。”朱赤解释道。
此外,朱赤还认为作为最早从事人形机器人研发的华人中的一员和资深机器人学者,完全理解和赞同投资人朱啸虎以‘商业化路径模糊’为由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但这一波人形机器人热,会大力促进机器人零部件(减速器,电机及驱动器)和关节模组的发展,对机器人技术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谈到如何解决“资本更关注短期变现,而创业者需长期投入技术研发”的矛盾时,朱赤向网易科技表达,“对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的不同需求,我认为应该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对于投资双足机器人的投资人,我的建议是要不‘不投',要不‘早投快撤',绝不能长久持有。”
对于具身智能的发展趋势,朱赤认为人工智能的爆发,使得具身智能正在和必定有飞快的发展。语言大模型,使得日常对话成为可能。这将大力促进老年人的照料和陪伴机器人的发展和普及。视觉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将极大地促进包括轮式机器人在内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在工业自动化,自动或无人驾驶,无人机等领域。
“要注意的是,这一波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是语言大模型,而不是物理大模型。它和强化学习一起,大为降低了研发机器人的难度和门槛,但没有也无法对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性能有个根本性的提高。人工智能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应该是物理大模型。”朱赤补充道。(李姝)
朱赤教授是深圳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2024新一代人工智能(深圳)创业创新大赛中担任评委。
朱赤教授是东南大学学士、硕士,东京大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在国外学习工作近30年,于2024年全职回深圳技术大学工作。回国前是日本前桥工科大学终身教授。在日本工作期间,连续主持日本学术振兴会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当)9项和30多项跟日本企业的校企合作项目。在国内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1项,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领域1项。研发了多种全球范围内首创且具实用性的机器人。近几年重点研发以“助老助残助力”三助为目的的机器人及其系统。具体为轮椅型移动机器人,自动巡航及搬运机器人;可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方向。
本文来自网易科技报道,更多资讯和深度内容,关注我们。